第(2/3)页 雨还在下,茶坊的人都在议论,今年天气怪的很,十天半月不下雨,一旦下起来就没完没了。 年长一些的制茶师傅甚至说,今年会是个灾年,这茶叶生意不好做。 沈妤和盛延卿到茶坊制茶,两人在内堂听见了这话,心里面都暗暗祈祷,今年能平安顺遂。 四下无人,盛延卿道:“昨天你给祖母泡的茶,可取名字了?” 沈妤道:“这有什么难的,这种茶色泽沉,香味浓,就叫黑茶吧。其实,在国外,这种茶早就有了,只是大家用惯了传统的制茶方法,不敢尝试罢了。” “那今天就请沈师傅多多指教了,让我看看黑茶是如何制的。”盛延卿笑说。 黑茶在市面上并没有流传开来,虽然有些地方会制作类似的乌茶,但发酵方法并没有流传,仅仅是小部分人的喜爱。 至少,在清水镇,沈妤是唯一会制作黑茶的人。 既然是独门绝技,自然要秘密行事,除了王管事和几个信得过的活计,沈妤没有让任何人参与。 黑茶的制作需要经过堆渥发酵,翻堆,解块,晾晒几个过程,沈妤亲力亲为,每个过程都不敢疏忽。 中午的时候,她留在茶坊吃饭。 盛延卿的饭菜是盛家厨房做了送过来的,沈妤的也一样。她打开来,却看见了久违的铁板牛柳,椒盐蘑菇,辣子鸡。 沈妤是地道的北方人,她一直吃不惯清水镇的饭食,少油少盐,寡淡无味。 这饭菜,想必是盛延卿特意去酒楼找师傅做的。 牛柳就放在铁板上,滋啦啦地还冒着热气,看得人胃口大开,沈妤大快朵颐,多吃了两碗米饭。 在茶坊十来日,沈妤不但没因为劳作瘦一些,反倒胖了不少。 她对着镜子发愁,“这回好了,肉嘟嘟的脸,以后更嫁不出去了。” 盛延卿道:“小小年纪,野心倒是不小。往后我更得把你看牢了,不准你出去勾三搭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