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一分为二吧-《最爽新人生》


    第(2/3)页

    周方远只能再起敲了敲麦克风,“冷静,二位,这里不是菜市场,冷静。”

    等双方都闭嘴之后,周方远看着第二个站起来的副总经理,“老云,你也说一说吧。”

    “是,董事长,各位董事,我的想法,还是希望我们农业公司能够涉足粮食生产,我国一直是粮食需求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需要进口,我们和米国不一样,受限于地形和平均收入,我们国家目前还很难开展超大面积的农场生产,粮食产量受限严重,这关乎到民生和国家稳定,如果我们农业公司能够在粮食生产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对于公司的安全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至于说某人所说的抢饭碗,我反倒觉得无所谓,无非是上面压几个爷爷而已,反正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也肯定是要卖给上面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方面是赚钱,一方面是庇护,谁能说粮食生产不重要呢?我不是否认公司的经营方向,我只是觉得,不能因为上面有爷爷爸爸在,我们就放弃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对远方农业的未来非常重要,董事长您应该也是明白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从现在就开始尝试粮食种植和生产呢?既然迟早要进入,晚一天为什么不如变成早一天呢?”

    云经历缓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双方有一次吵了起来。

    周方远则是沉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是思考了很久的,说真的,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而且他更加支持老肖。不过老云说的倒也没错,远方农业继续发展,但总有一天会陷入到一个瓶颈期,进入瓶颈期后怎么继续更进一步呢?只有粮食。

    只不过粮食这东西太重要了,关乎国家安全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周方远是真的不愿意涉足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粮食生产的结构特征不断演替。

    粮食供给关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总量短缺,供给不足”到当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组织模式则由人民公社制的集体经营转变为小农户自主经营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耕地有效灌溉比率、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强度均有显著的提高,粮食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同时,粮食生产资本投入的报酬递增效应不断衰退,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升空间仍较大。

    我国粮食生产的人均耕作面积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小农农业生产特征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为特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成为我国乡村转型的重要特征,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基础。与农业劳动力密切相关的乡村人地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业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6年的27.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由80.36%下降到67.82%,推动了我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转型。

    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整体上已由长期供给不足到丰年有余,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得到提升。

    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21亿t,进口粮食1.2亿t,粮食自给率为83.92%。人均谷物占有量由1980年的326kg增长到2014年的443kg。人均谷物占有量在1978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到2014年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在粮食进出口贸易和粮食进口方面,形势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由粮食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粮食的耕地生产率不断提升,粮食作物单产由1978年的2527kg/hm??,上升到2016年的5452kg/hm??。粮食单产的增加与不断追加的投入密切相关。以化肥施用为例,我国化肥施用量由1978年的884万t上升到2015年6022万t,2002-2014年我国单位耕地的化肥投入增加了50%,达到2014年的565.26kg/hm??,而此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数则仅为138.04  kg/hm??。

    与此相关,高强度和高密度的投入带来的粮食生产资源环境问题不断突出。此外,粮食生产的城乡关系基础发生了显著变化,1978-2015年,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由28%下降到10%以下,而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上升到43.9%和46.1%,从事粮食生产活动的劳动力比例逐步下降,农业兼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带来农民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从以上分析可知,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以粮为纲”的农业生产时代,转变为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时期。

    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逐渐由“乡土地域”转变为“城乡地域”,粮食生产转型过程成为探析我国乡村生产体系演化,解析乡村转型过程的重要窗口。

    粮食生产活动作为乡村生产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地位和功能演变过程深刻影响了乡村人地关系的转型趋势。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过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把握未来乡村转型发展脉络、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和通道、理顺城乡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学者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转型发展经验、农业经营体制演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综合区划、粮食生产省域类型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特殊性与我国乡村人地关系的强约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以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人地关系演变为核心突破,剖析粮食生产在乡村发展中地位的变迁,总结粮食生产的差异化阶段特征,对于保障乡村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有序引导乡村生产体系实现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第(2/3)页